“风”舞山川——洋市风电场风机吊装纪实

日期:2025-01-09 来源:特种装备事业部 作者:刘合锦 摄影:陈银领 字号:[ ]

1月6日,随着最后一台风机稳稳矗立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的崇山峻岭之间,洋市风电场风机的吊装任务圆满完成,为地方经济的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洋市风电场项目,坐落在桂阳县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中,其场址区域形状不规则,海拔高度从370米至530米不等,这样的自然条件无疑给风机的吊装带来了巨大挑战。项目共包含16台5兆瓦风力发电机,总装机容量高达80兆瓦,这一规模足以满足数万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,对于推动当地乃至整个区域的绿色能源转型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。

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,工程装备公司特种装备事业部迎难而上,积极响应工程局提出的关键工序自营模式要求,决定采用自有设备三一800吨履带吊,此设备首次在局内风电项目中亮相并作为主吊设备。这不仅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展现,更是对未来风电市场发展趋势的一次勇敢探索。

基石与保障

在吊装作业中,安全管理始终是重中之重。事业部经营起重吊装十余载,对安全方面烂熟于心,但任何一次疏忽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。因此,从项目筹备之初,就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,确保每一环节都能精准把控。

技术人员多次进行深入的踏勘与调研,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、气候条件以及施工环境等关键因素,避免了因地质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。不断优化施工方案,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安全、高效、环保的要求。其次,针对风机分布分散、地形复杂的特点,制定了详细的吊装方案,并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与技能再培训,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。同时,现场配备了专业的安全人员,全天候巡视作业现场,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,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可控。

智慧与效率

三一800吨履带吊的首次亮相,无成为了整个吊装作业中的焦点。这台设备不仅拥有强大的吊装能力,更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系统,能够实现精准定位与高效作业。然而,如何将其安全、快速地运输至各个吊装点,成为了摆在事业部面前的又一难题。

为此,事业部制定了详细的设备调度计划,确保每次吊装完毕后转换场地时,把吊装设备拆解、运输、以及再组装,形成一个连续性动作。整个流程做到安全可控、节约时间,保证吊装设备的精准调配与高效利用。并在运行期间通过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,使事业部能够迅速响应各种突发情况,确保吊装作业不受影响。同时,现场还建立了紧急响应机制,一旦遇到设备故障或突发情况,能够迅速调动维修团队进行支援,确保吊装作业的连续性与稳定性。

协作与默契

在洋市风电场风机吊装过程中,作业人员的配合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特种装备事业部深知,团队协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。因此,在项目启动之初,就组建了一支由事业部党支部书记带头,工区经理、技术人员、安全人员以及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一起组成的党员先锋队。

团队内部实行明确的分工与紧密的合作机制。技术人员负责吊装方案的制定与优化,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计算与验证;安全人员则全天候巡视现场,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;操作人员则凭借精湛的技能与高度的责任心,精准执行每一项吊装指令;工区经理则在现场统筹管理每一台设备,确保整个施工现场做到忙而不乱,忙中有序。在吊装过程中,展现出了高度的默契与协作精神,无论是面对恶劣天气的考验,还是解决突发技术难题,大家都能迅速响应,相互支持,共同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。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,使得整个吊装任务得以高效、有序地完成。

续写新篇章

洋市风电场风机的成功吊装,不仅是对事业部技术实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有力证明,更为公司风电市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动力。

展望未来,特种装备事业部将继续秉承敬业、专业、人品、精品的企业准则,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,积极参与更多风电项目的建设,共同书写风电事业新篇章。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